原文:《浅谈it需求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需求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部分人员认为需求管理流程越快越好,需求直接提交给开发部门,缺少对需求的控制管理;


2、需求提交方式多样,有很多口头或邮件交流内容,存在需求过于简间、描述不清等问题,后续需求管理代价较大;


3、需求提出时,不够细化或不够完全,没有考虑整体性和关联性需求;有些需求只适用于个别分支机构;需求上存在理解差异,待功能交付后,用户提出所见非所求,造成需求、BUG争论不休,需求变更及BUT修复频繁,影响系统稳定并造成成本消耗;


4、没有划定需求的优先级,需求进度难以控制,过多的争论造成了临时事务增多,对于需求开发的支持滞后,项目整体进展缓慢,客户满意度较低;


5、需求提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后续无人跟踪;


6、需求提出者支持一项对系统并不合理的需求;


7、需求反馈速度较慢,用户希望及时了解需求开发进度。



需求管理应对措施:


1、建立需求管理制度


IT部门、业务部门以及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出一套可以严格执行的需求管理体系规范。


向领导层阐述需求管理体系规范的目的:确保业务系统转换及生产环境稳定,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稳定满足业务流程、规则的变更。按流程推进后,可以提高需求质量、系统开发质量,达到保证系统稳定开发的目的。因为需求本身质量都得以提升,日常争论降低,分析、开发效率都得到提高。


需求管理体系的形成需要配备相应的工具,对于需求的计划跟踪、需求评审、需求质量控制进行有效的监控。需求加强人员的培训,熟悉相应的工具;需要增加若干审批环节,增加管理资金投入。


需求管理体系的形成会造成各环节流程变动,对于以往习惯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整个团队的适应,需要各部门群策群力,才能将制度落到实处。


2、需求接收


需求文档提供及分析文档形成也涉及了文档命题支持过程活动可视化,使得复杂的智力密集的支持过程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在开发前期形成双方认可的文档是减少功能交付后争议的有效办法。


3、需求评估


在需求文档提交到需求管理岗后,需求管理岗会同专家小组对于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理解的差异需求进行检查,最终形成是否通过该项需求的决定,并对后续需求提交、分析的质量提出指导意见。评估后,形成评估文档,记录评估意见入库。该部分一般要求有上级领导参与决策。涉及领导命题、投资命题、文档命题。


4、开发计划定制及跟踪


在需求经过多方确认后,可根据现有开发团队的人力结合需求的优先级确定需求开发计划,并将计划登记入需求跟踪表,需求过程进行统一跟踪,各部门均可获取当前需求的进展状态。如果对于计划有调整需求,需要有明确的审批机制,评估调整计划对于项目的整体进度的影响,经过相关人员协调一致后,给予调整。涉及团队命题、效果命题、成熟度命题。


5、需求开发及发布过程


需求开发阶段,需要在设计文档、测试文档提供方面进行加强,提高需求开发的整体质量。需求提交纳入配置管理库,由专人进行版本的更新,在更新时检查对应文档的提供情况。涉及团队命题、效果命题、成熟度命题。


6、过程持续改进及团队培训


需要仔细地进行过程设计来减轻甚至消除软件支持过程认知障碍并提高群体认知活动的效力和效率。新流程的形成必然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在流程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消除新流程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使各部门消除推进新流程的顾虑,体现新流程的价值。